三月伊始,与带着自导自演新作来的 Julie Delpy 吃了顿一个半小时的饭。
Dodge College 的 Master Class Dinner 机制很值得学习:会抽选十几名学生与嘉宾在 career center 共进晚餐,有机会深入交流行业观点,而不只是映后泛泛而谈。餐桌前大部分是本科生,我与导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坐在旁边。55 岁的 Delpy 如今是常居 LA 的导演/编剧,这次带来的是法国小镇乌克兰难民题材喜剧《Meet the Barbarians》。
几件趣事:聊到 Before Sunrise,她说剧本最早很男凝,是她向另两人建议,要么没有一夜情再也不见,要加一夜情结尾就得再约见。中间假装打电话的经典情节是她写的剧本,当时觉得只有真写出来导演才当回事,但最后她还是没挂名编剧。俩人 01 年拍完《半梦半醒的人生》后,觉得应该继续之前的故事,就开启了三人共同创作模式。学生问及是否重访过维也纳,她说维也纳拍夜戏体验非常累,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还很热,以及她不太喜欢奥地利人(笑)。
关于与名导的合作,在十四岁出道拍摄戈达尔《侦探》(1985) 时,后者对她说:“在未来你要记住,相信自己是河流,其他人只是试图限制你的河岸。”刚来美国时她受到很多轻视,好莱坞投资人和经纪人觉得她只能拍浪漫爱情片。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,她奋力突破诸多性别与文化偏见,拼出一条独立导演路。聊到基耶斯洛夫斯基,她说他曾说过,其风格完全来自于纪录片与对真实感的追求。最后她总结:从优秀导演身上获得启发有益,而模仿无用,因为导演的作品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人格的体现。
我提的问题是:在观众群体立场如此多元分裂的当下,你的创作会更考虑 universal audience 还是更针对特定群体,这是否反过来影响你的创意过程?她说:她拍的是日常家庭与情感故事,致力于关注普世的人的情感,也就自然获得不同背景的共鸣。随后她给大家力荐了之前执导的《纽约两日情》《巴黎两日情》。
影片放映与晚餐同时进行,错过了她的新片放映。映后她讲述了用喜剧呈现难民题材的原因,并鼓励学生们,在这个病得越来越重的时代,要勇于发出自己的观点和声音。一个真性情的斗士。




转载请注明来源。欢迎留言评论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