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GC与母体

左思右想都觉得,AIGC 的终点是那个熟悉的母体,人们沉溺其中,随时生成所需的任何视听刺激,实现一种生理层面的自给自足,以至于茶饭不思、虚掷光阴。当然,这种反乌托邦图景早就不新鲜了。

不过,“从文字提示词生成一切模态”能够率先在视听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,还是很颠覆对“艺术创作”本身的理解。人,通过不断磨炼技巧,创造更好的作品,记录自身存在,表达灵魂诉求,这种 old school 理念可能很快就要过时了。最终,当这一切变成机器控制下的自动化生产时,很难讲还能剩下多少主观能动性可言。这还不像巴赞说的“摄影术解放艺术创作”,至少他还觉得摄影术是决定论的,而 AIGC 更像是多数人理解不了的巨大黑箱。

遂想到下面这张上过热推的广告图。精神刺激很容易生成,物理搬砖却暂时难替代,这和几十年前对人工智能改变职业需求的未来设想可是正好相反。再结合如今短视频对一代人头脑的改造,只能苦笑一声,我们可能确实在走向母体。

Hey ChatGPT, finish this building...
转载请注明来源。欢迎留言评论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