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识到身处后真相时代,“事实核查”就成了不得不养成的习惯,这本来是传统媒体的份内事,现在均摊到所有信息接收者身上了……几个例子:
判断信息是否出自专业媒体,或是具备一定公信力的信源(有些门户网站上“百家号”一类的自媒体板块内容,容易被当成是该门户网站自身的产出,其实都来自一些不知名的个人作者,平台只是发布而已);
靠截图传播的引用类文字,截取一段原文,用搜索引擎查找原始网页或最初的信息源;
未标明来源、没有上下文的图片,到谷歌上直接以图搜图,同样寻找最早出处;
最难的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信息,很有可能出现错翻、漏翻、故意曲解。尽可能找到外文原文及其出处,这常常需要借助模糊搜索。
“墙+自媒体”的网络生态下,信息污染太容易了。一种悖论:有精力和意愿去做 fact check 的人,往往会抱有警惕立场先行的意识,不是信息污染的核心受众。而本来就习惯立场先行、希望宣泄情绪的人,往往不在乎信息准确性,不会绷着 fact check 的弦。“后真相”的代价,只能大家一起承担了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。欢迎留言评论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