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IMBd新青年):走马灯 | 认真地推荐一座手机博物馆
作为一个多年的安卓用户,前几天在Google Play Store闲逛时,后知后觉地发现了我见过最好的安卓应用。
它的名字是Google Arts & Culture,是Google以普及艺术为目的而建立的一座免费的手机艺术馆,集成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,1200多座博物馆的馆藏。
说到这里你会觉得它和常见的手机画廊应用没什么两样。且慢,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首页。
进入应用,首先看到的是”每日摘要”模块下的信息流。
点开今天这篇题为《保护玛雅遗产》的摘要,本以为它只是一篇推送的体量,结果被里面内容的繁复程度惊到了。”保护玛雅遗产” 不是文章名,而是一个核心思想,摘要中围绕这个核心思想以多种形式聚合了丰富的信息。
首先是两篇带署名的”编辑之选”长篇图文论述,分别介绍了玛雅文化的历史与玛雅文化对后世的影响;
随后是”保护玛雅故事”模块下几个类似展览名称的标题,点开后是署名British Museum的页面,文字内容很像展览配词,辅以大量高清展品图片和360°全景链接,在全景中还能按展厅地图变换位置,相当于参观了一场逻辑组织清晰且身临其境的在线主题展览;
接下来的”保护进行时”和”阿尔弗雷德·莫斯莱的奇妙遗产”模块,同样是在线展览和图文并茂的”故事”,后者更重叙述性;
厉害的在下面——“对玛雅制品的3D考察”提供了八件出土文物的3D模型,可旋转至任意角度观看;
“步入玛雅世界”以360°全景形式提供玛雅文化遗迹的浸入式体验;后面还有带语音解说词的,可用Google Cardboard形式观看的双眼VR导览。
可以说,这款应用的前端和后端团队,真的对同一主题下的信息聚合用了心,让用户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方位内容,信息量不亚于一堂课加多次参观。
回到主页接着往下翻,看到的是Featured videos, Featured stories, Featured themes等模块,内容就不赘述了。
再次让我张大了嘴的内容在下面:
按时间浏览,按颜色浏览,这两个功能太强大了,也太贴心了。
左右拉动时间轴,下面浮现的是对应历史年代的”英国遗迹”展品;
左右拉动色块,对应颜色的”抽象表现主义”作品一览无余。
体验到这里,作为一个设计细节强迫症的我,简直感动到哭出声。
不过,这还没完。点击底端菜单的”浏览作品”按钮,更多的功能映入眼帘。
除了上述提到的展品高清欣赏、全景视频、博物馆VR、Street View等形式外,这款应用还提供了超级实用的作品分类方式。
按艺术家分类(可以拉动时间轴浏览):
按材质分类:
按艺术运动分类(同样可以拉动时间轴浏览):
还有按历史事件,历史人物,场所分类……
不得不提的是搜索功能,对信息的聚合能力很强大。比如搜索”rice”,能够找到158个故事/展览,1794件相关艺术品,54个相符的用户典藏,其囊括的内容之广,相当于对”米饭”这一关键词在世界艺术史中做了一次扫描。
让我们用搜索功能,进入风景画家威廉·特纳的主页看看。
首先是来自维基百科的生平介绍。
接下来,又是按时间、按颜色分类的作品展示,这真是最令我感动的功能了:
随后,与他相关的艺术家,他身处的艺术运动,他常用的绘画材质,都聚合成一个个方块等着你探索。
最后,让我们来感受一下,这款应用当中的几乎每一款高清展品,把分辨率做到了什么程度:
更多的话不用说了,请大家自己探索吧。Google团队为我们贡献了一座集成了展馆实景、艺术史教材、搜索引擎、主题展览和无数高清作品的,堪称伟大的在线博物馆。已有预感,这款应用将会统治我在这台手机上花费的时间了。
P.S.1 很遗憾,它的手机和网页版都需要科学上网;
P.S.2 在App Store上也能找到它!
转载请注明来源。欢迎留言评论,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,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。